5月30日消息,作为工信部批复设立的第九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同时也是江苏省内唯一的此类先导区,南京市政府近日正式发布了《南京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 年)》和《南京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两项重要文件,构成“1+1”政策体系(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这两项文件旨在进一步推动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发展,为南京市打造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行动计划》在总体目标方面提出,到 2026 年,力争引培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基础大模型 1 个,打造行业大模型 20 个以上,可统筹智能算力超 6000P FLOPS(FP16),每年打造 30 个标杆应用场景,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 600 亿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重点任务方面,《行动计划》明确了实施算法创新强基行动、算力支撑提升行动、数据汇聚共享行动、AI + 应用示范赋能行动、产业集聚升级行动五大行动,共 18 项任务。
算法创新强基行动
开展 AI 关键技术研发攻关
开展高级机器学习、大模型等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着力构建基础大模型底座。基于国产大模型开展轻量化发展研究,构建行业大模型 20 个以上。
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研发
支持企业研发使用符合自身场景特点的算法,推动 AI 智能体、脑机接口、类脑智能、具身智能等新方向新技术研究。研制迭代存算一体专用芯片、训推一体机等产品,加快特种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数字人等开发升级。
加强算法支撑体系建设
持续建设江苏省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参与开源社区建设。支持在国产芯片、国产人工智能框架上推出大模型产品。
算力支撑提升行动
布局智算基础设施
加快基础电信运营商、重点企业智算中心项目建设。高标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灵活高效布局建设一批边缘计算中心。
推动算力高效运载
积极参与中国算力网、国家超算互联网等算力网络建设。推动建设安全可靠算力传输网络。探索城市算力网建设运营,推动异构算力中心互联互通。
强化普惠算力供给
发放“算力券”支持购买算力服务。鼓励智算中心按需提供模型训练、算法调优、部署优化等定制化服务。
数据汇聚共享行动
建立数据流通制度
扎实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数据资产登记,有序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构建规范高效的数据交易场所,推动企业数据资源入表。支持江苏国际数据港等打造数据要素型产业园区。
加强数据共享开放
开放公共数据集 5000 个以上,打造交通运输、卫生健康、教育等一批公共数据流通应用场景。鼓励开发开放用于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的优质数据。
AI + 应用示范赋能行动
推动 AI + 制造示范应用
聚焦“4266”体系,围绕钢铁、石化、汽车等产业,加快大模型产业化应用,培育形成工业应用大模型 1-2 个,培育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20 个以上。
推动 AI + 能源示范应用
发挥新型电力(智能电网)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支撑开展源网荷高效互动设备智能运检和能源优质服务,培育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10 个以上。
推动 AI + 文旅示范应用
建设国家旅游枢纽城市,利用“世界文学之都”城市 IP,在旅游咨询问答、个性化定制线路等领域打造创新业态,培育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10 个以上。
推动 AI + 金融(科技)示范应用
高质量建设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推动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部署投用专用模型,培育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10 个以上。
推动 AI + 交通物流示范应用
推进“车路云”一体化,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智能网联公交车、自动驾驶出租车等场景发展,开展“大模型+物流”模式探索,培育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10 个以上。
推动 AI + 医药卫生示范应用
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开展医疗影像智能辅助诊断、临床诊疗辅助决策支持,在智能公共卫生服务、互联网医院、医保基金管理等领域形成一批解决方案,培育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10 个以上。
推动 AI + 政务服务和城市治理示范应用
依托城市运行智能化监测调度综合平台、“城市之眼”感知系统融合平台,提升“我的南京”便民服务,城市运行态势全息感知和各类事件精准研判 应急处置水平,培育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10 个以上。
产业集聚升级行动
加快人才集聚
实施“紫金山英才计划”,支持在宁高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合作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实训基地,承接举办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持续组织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评定,集聚产业人才 10 万人以上。
强化人工智能企业招引培育
引进区域型和功能性总部,招引央企总部及数字科技子公司,加大人工智能芯片、多模态大模型、智能终端招引力度,建立人工智能重点企业资源池,推进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力争集聚企业超 1000 家。
优化产业集群布局
引导智谷、麒麟科创园、江北新区、软件谷、建邺高新区、徐庄高新区、江宁开发区错位发展,鼓励先行先试,建成省级以上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园区 3—5 个。
为推动落实行动计划,南京出台保障政策,提出包括支持算法创新突破、提升算力支撑能力、推动“人工智能 +”应用创新示范和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4 个方面 12 条措施:
支持算法创新突破
对在宁落地的基础大模型、行业大模型,明确给予资金支持等。
提升算力支撑能力
将符合条件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全市重大项目统一管理,市区两级发放“算力券”支持购买算力服务等。
推动“人工智能 +”应用创新示范
遴选发布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将优秀人工智能产品列入创新产品、首版次软件、首台(套)重大装备目录支持推广。
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对于新引进的总部企业,给予资金奖励支持,按照“人才强市二十五条”兑现政策、支持大模型紧缺技能人才落户,市区共同建设打造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载体,充分利用产业专项母基金及行业子基金,支持人工智能项目建设。
官方还强调,南京具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资源,高端人才集聚,接下来将不断完善人工智能产教融合、人才实训机制,强化人工智能人才集聚、企业招引培育、产业集群布局。目前,南京已集聚计算机、算力、通信技术等产业人才 10 万人以上,下一步南京将积极引导南京智谷、麒麟科创园、江北新区、雨花软件谷、建邺高新区、玄武徐庄高新区、江宁开发区错位发展,鼓励先行先试,建成省级以上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园区 3-5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