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汽车行业的发动机热效率之争再次被点燃,上汽集团突然加入战局,为这场原本已趋于平静的讨论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举动无疑像是给即将熄灭的大火泼上了一瓢油,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这一话题上。
快速梳理下事情的经过:上月28日晚,比亚迪发布了第五代DM混动,并宣称达成了三个全球第一,其中之一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6.06%;而后吉利方面不服,晒出证书称早在2023年吉利雷神发动机就获得了最高热效率46.1%的认证;比亚迪方面则用“量产”回怼,占据上风。
而在6月8日,上汽集团突然发布微博并称自己是“传说中的扫地僧”,而一同发布的还有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出了一项试验报告。
其中提到上汽集团在去年4月份送测的发动机最高指示热效率达到48.1%,有效热效率也高达46.3%,超过了比亚迪的46.06%,当然也超过了吉利的46.1%。
上汽集团今日在转发相关微博时表示: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十年潜心研究,勇闯技术无人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我们坚持长期主义,挑战物理极限!
据悉,发动机热效率又称“发动机有效效率”,用以评定发动机作为热机的经济性,所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是改进热力发动机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是反应汽车厂商研发实力的重要指标,简单来说,发动机热效率越高,油耗就越低,开车越省油,用车成本就更低。
而指示热效率是发动机热效率的一个组成部分,简而言之,指示热效率仅考虑了气缸内部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而有效热效率则进一步考虑了发动机在将这种能量传递到外部时的机械损失,因此,通常有效热效率会低于指示热效率。